第166章 闷声发大财(1/2)
在欧美需求量可是很大的,当时这些小家电市场,基本都被倭国品牌垄断。
价格非常昂贵,就比如一台松下的无绳电话机,就要五百多刀乐。
哪怕是一些市面上的一些杂牌货,那都要二三百刀才能买到。
而那些杂牌货,基本都是香江或者弯弯的代理商,委托这边的工厂生产的。
所以在当时,如果小老弟能够搞来这种便宜的小家电。
在秀水街来销售,那就相当于,直面欧美顾客,那肯定是大有市场的。
【另外除了这些小家电之外,你这次去还有另外一个目标】
【就是寻找倒车影像,车载cd机等车用电子类商品】
【这一类商品,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】
周平安很认真的在日记上写道。
这可是他这段时间以来,查资料时,最大的一个意外发现……
在2000年的时候,在欧美发达国家,汽车早就是非常普及的出行工具了。
很多家庭都有私人汽车,甚至还不止一辆。
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,也就诞生了各种衍生配件,以及改装市场。
而在当年最受欢迎的改装项目,那必属倒车影像无疑了。
其实倒车影像,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物。
最早上世纪五十年代,别克的工程师,就已经尝试在车上安装成像仪和摄像头了。
当时的目的,就是为了给驾驶员提供更宽阔的视野。
这就是最早的倒车影像,不过因为价格昂贵,别克就放弃了。
后来七十年代,沃尔沃也尝试过这项技术,但最终没能量产。
而最后把技术完善,并且实现量产化的却是丰田。
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他们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带倒车影像的车型,丰田soarer。
从此倒车影像技术,才开始在现代汽车圈里普及了开来,
但也只局限于一些高端车型上。
普通的家用车,是肯定不会装这样的高端设备的。
直到07年车身360度全车影像系统诞生,并且开始应用。
倒车影像,才开始作为下放技术,应用到二十万的中型车上。
真正开始在全球范围普及开来。
而对于00年,这种技术,那只存在于高端车型上。
那绝对是物以稀为贵的年代。
很多拥有私家车的老外,谁不想自己车上能有个这玩意?
有了这套系统,那车子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了不说。
最关键是可以大大提升b格!
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因素,那就是能够大大提升车子的残值。
在卖二手车的时候,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。
所以当年欧美汽车市场,都流行这样一种操作。
消费者自己购买一辆丐版车,然后送到改装厂,自己去加装倒车影像。
动手能力强的,干脆就自己购买倒车影像的配件,自己加装。
这样一套搞下来,丐版车就变成了高配车型。
周平安也是在查资料的时候,意外的发现了这条财路。
根据米国汽车协会的记录显示,光是在2000年的时候。
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